然而,肼的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实际能量转换效率要低于其理论值,这主要是由于肼氧化对超电势条件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电催化剂。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铂被认为是起始潜能最低的肼氧化电极催化剂,但如果希望能够将此广泛应用于商业中,其价格和稀缺性将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因此,我们急需研发一种低成本且效率较高的肼氧化电催化剂,这对于肼基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图1表示:(a,b)为平面石墨烯在SiO2 / Si上直接生长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图中显示出该材料具有超平滑的表面;(c,d)为垂直石墨烯纳米山在SiO 2 / Si 基底,加热到750℃并保温45分钟后直接生长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石墨烯具有垂直结构;(e)为VGNH-45的HR-TEM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边缘上存在的石墨烯层数。
图2表示:(a)为FG在SiO2 / Si上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插图表示的为高度直方图;(b,c)为在绝缘体衬底上生长的VGNH-45的AFM图像及其在不同位置处的相应线轮廓,由图中可以看出,石墨烯纳米山的高度在10到20nm之间,也有个别峰的高度超过了30nm;(d)为(b)相应3D AFM图像获得的高度直方图,图中显示了VGNH-45的纳米山形态。
图3表示:(a)为VGNH-45和FG在含有50mM的肼一水合物0.1M K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显示了VGNH-45肼氧化的较高的电流密度和较低的起始电位。 (b)比较了从FG,VGNH-45和VGNH-60相应的循环伏安图中获得的电流密度,由图可知,VGNH-45的性能更好。(c)比较了在含有50mM肼的0.1M KOH溶液中,开路电位下的VGNH-45和FG的阻抗。(d)为VGNH-45和FG的计时控制图,图中显示出了在长期循环中肼氧化的稳定性,并且VGNH-45在0V时显示出其更好的肼氧化性能和稳定性。
图4表示:(a,b)VGNH-45和(c,d)FG为在肼氧化期间,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的N 2气泡的图像。(e)VGNH-45和(f)FG为对应气泡尺寸的统计分布数据,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与平坦的石墨烯电极表面相比,VGNH-45释放的气泡尺寸大约是其直径的八倍,这也最终赋予了它“超疏气”特性,因此也大幅度提高了肼氧化的性能。
图5表示:(a)为具有连续TPCL的FG肼氧化的机理图;(b)为由于其纳米粗糙表面而具有破碎的TPCL的VGNH-45图像。(c,d)为将VGNH-45的3D AFM显微照片从不同的角度放大,然后显示出既密集又连续的纳米丘陵,而且显示出其具有许多可用于肼氧化的垂直边缘。两个图像中的比例尺都为300 nm。
总结
我们利用所制备出的垂直石墨烯固有的超疏气特性,通过迅速去除其表面产生的氮气泡,进一步促进和增强了肼在电极表面上的电氧化性能。这种快速去除作用是因为在电极表面上产生了不连续的TPCL层,使得在电氧化期间能够将电位有效地转移到更负的起始值。这些特征的出现,是由于垂直石墨烯的纳米山形态具有超粗糙的纳米边缘表面。因为当小型气泡吸附在表面上时,会具有较小的粘合能,这就降低了石墨烯分离的可能性,因此这种超疏气性质有利于材料长时间的物理稳定性。
总之,VGNHs通过PECVD的方法在绝缘体表面上实现生长,然后将所得底物用作肼氧化的独立电极。这种无金属的垂直石墨烯电催化剂,无论是在起始电位,还是在电流密度方面,都要优于先前报道的碳基电催化剂。此外,这也是第一次发现VGNHs在肼氧化过程中,能够通过在其表面上产生不连续的TPCL层而充当超疏气电极,这种不连续的TPCL层能够快速消除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的N 2,使电极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我们相信,我们目前的发现也将激发其他纳米粗糙表面在电催化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