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团队将制造LIG的技术扩展到木材甚至食品上,但Tour表示,目前纯3D石墨烯还不太实用。
Tour表示:“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原型机,可以通过自动连续分层和激光曝光将石墨烯泡沫制成3D结构。”
该新方法基于层压物体制造,通过组装材料层,再切割成形。在聚酰亚胺基底上的第二层LIG涂覆乙二醇,并面朝下放置在第一层上,形成三明治结构。然后烧成石墨烯;重复该过程直到形成块体。
该团队使用3D LIG作为阳极和阴极,组装了锂离子电容器。在97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约70%。
Tour指出:“该锂离子电容器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它兼具了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器的最佳性能”。
研究人员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注入3D LIG块,获得了强大但仍然柔韧的导电材料,并且不改变原始泡沫的形状。研究人员利用该材料制造出一种柔性传感器,可准确记录测试人员的脉搏。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材料在线作者slong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