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
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资讯>>前沿资讯>>国内资讯>>内容阅读
石墨烯一周要闻综述(截至20180810)

中国粉体网讯

【科 研 篇】


清华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在石墨烯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突破


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在纳米领域著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Multilayer Graphene Epidermal Electronic Skin”)的研究论文。该器件实现了可定制的石墨烯电子纹身,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直接贴覆在皮肤上用于探测呼吸、心率、发声等多重功能,未来在运动监测、睡眠监测、生物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在图形化的过程中,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湿法剥离氧化石墨烯的新工艺,去除石墨烯氧化物,只留存石墨烯,使得器件更加美观,灵敏度更高,耐受更高的温度。



中科院力学所:发现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中的电导率极大现象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峰与王超合作提出了一种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三维石墨烯泡沫的导电性能,并在该体系中发现了电导率极大现象。在该理论框架中,导电过程被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级,即最底层,利用介观输运理论结合紧束缚模型研究石墨烯薄片间的电导。第二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三维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网状结构,并提取平均接触面积、平均接触点密度等几何特征。结合这两方面信息即可理论计算石墨烯泡沫材料的电导及电导率。该研究发现石墨烯泡沫材料存在电导率极大现象(即随石墨烯薄片层数的增加,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并进一步揭示了该现象的物理机制。



石墨烯改性方法获新突破,其电、光学性质发生巨变


由国家电子技术研究所(俄罗斯)、FuxungsZuncU-JuliCH(德国)和AIMEN技术中心(西班牙)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方法。作者利用超快激光功能化的单层CVD石墨烯,无掩模制造了微型纳米器件。作者认为,飞秒激光在石墨烯上运动的区域,产生了光化学反应(仅在光下曝光的反应),从而导致石墨烯通过氧化基团改性。这些基团极大地改变了石墨烯的电学和光学性质,提供了功能性器件开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使用任何复杂的基于掩膜的技术。



基于多电极结构的石墨烯热电太赫兹探测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卫、陈效双、王林、陈刚及合作者们避开了传统器件的设计思路,采用四端电阻结构实现对不同器件的电极互连(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了通过电极之间的互连产生类似于三极管的器件开关性能。同时,研究人员通过电极之间的偏压效应产生石墨烯沟道的非对称光电流,在偏压作用下器件光电流呈现出线性上升的趋势,产生光电流增益,对应器件响应出现数量级的提高。该项研究工作将为实现便携式成像系统、人体医学太赫兹表征设备的核心器件提供崭新的途径。



石墨烯“携手”纳米粒子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课题组利用透明质酸(HA)包裹的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层(GS)作为纳米载体,铁磁纳米粒子(MNPs)作为催化剂,构建一种具有靶向性且能“按需”释放前药抗坏血酸(AA)的载药体系AA@GS@HA-MNPs来治疗细菌感染。当载药纳米粒子到达感染位点后,包裹的透明质酸被目标细菌所分泌的透明质酸酶降解,装载的AA逐渐释放,然后被粘附在细菌膜表面的MNPs催化产生高毒性的•OH。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质,该体系可以实现化疗/光热协同抗菌作用。




【产 业 篇】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