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
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资讯>>前沿资讯>>国内资讯>>内容阅读
华科Appl. Catal. B:石墨烯/CoSe2活性界面和三维石墨烯纳米网阵列协同促进析氢反应
电化学析氢反应(HER)作为一种重要的产氢技术,因其在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Pt基材料是目前公认的最佳电催化剂,但其昂贵的价格和稀缺性使其难以大规模商业应用。


因此,相当数量的替代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不断涌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过渡金属硒化物(TMSes),因其独特的形貌、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HER新型电催化材料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一种可用于大规模产氢的电催化剂应具有高本征活性、快速的电荷/质传递通道、较大的电活性表面积、适宜的表面润湿性和稳定的结构。虽然在改善个别特性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但很少有报告关注它们的协同增强。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王帅等人在碳布(CC)上,将N掺杂石墨烯限制的空心CoSe2纳米粒子(NG-HCS)锚定在 N 掺杂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网阵列(NGM-As)上(CC/NG-HCS@NGM-As)。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CoSe2@NG限制界面上的电子重分布优化了H*在HER过程中的吸附能。此外,表面性能测试和有限元分析证实,三维石墨烯纳米网阵列有利于OH-和气体的传输和活性位点的暴露。因此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分析,CC/NG-HCS@NGM-As电极表现出良好的HER活性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1)NG和CoSe2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可以加速电荷转移动力学,同时减弱H*吸附;(2)中空CoSe2微球外表面涂覆NG层作为“密闭空间”,在长期实际使用中,可有效防止CoSe2活性成分在介质下的损耗;(3)NGM阵列在CC上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导电平台,高导电的NG基质壳层确保电子可以通过NGM-As转移到活性CoSe2纳米粒子,从而导致电子的快速转移;(4)三维垂直取向的N掺杂石墨烯纳米网阵列结构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极/电解质接触,暴露出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而且改善了离子扩散;(5)所述的自支撑催化剂不需要额外粘结剂和导电填料,NG-HCS@NGM-As与CC基底之间的强接触增强了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无疑为电解水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途径。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