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
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行业>>行业动态>>内容阅读
山西煤炭所709课题组攻坚“石墨烯” 到底有什么价值?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黑金’,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轻、最薄的材料,是名副其实的新材料之王……”5月17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709(石墨烯与新能源材料)课题组实验室里,组长陈成猛向记者介绍着。透过电子显微镜,记者看到,石墨烯形貌类似于丝绸和纱,异常柔软轻薄,薄到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大概是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
早在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透明胶带去粘贴石墨晶体,而后将胶带进行多次粘合、撕开,最终催生出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至此,石墨烯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迎来了井喷。
这种材料到底有什么价值,让科学家们花如此大的心力投入到对它的研究中?
“石墨烯几乎完全透明,但却异常坚硬,它拥有极好的导热性和极低的电阻率。这些特性如果能被最大限度地运用,将在科学技术领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陈成猛向记者介绍说,若将石墨烯应用于触摸屏,人们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便可折叠起来;若加入到塑料里面,塑料便会更强韧,还可以让原本不导电、不导热的塑料变得导电、导热;若加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里面,就能大幅提升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延长它的循环寿命……
然而,“文章一大片,材料看不见”。面对这样一种珍贵的新型材料,科学家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便是,怎样将它做出来。“我们不可能拿胶带粘啊,粘两天就只能粘出一小片来,这种方法是无法批量化制备的。”在陈成猛心里,在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如果关键材料不能实现国产化,我们很难从一个科技大国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强国。
为此,709课题组进行了大量工艺实验,大家从实验室最基础的一个个实验中一点点地测试、验证、积累……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终于,一个吨级规模的石墨烯中试生产线诞生了。这条生产线能够批量化、低成本,可控、稳定地出产石墨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技术进步很快,形成了很多很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应用示范工程。作为全国石墨烯首批研究者之一,709课题组经过十年坚守,亲历了石墨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样品到产品、从制备到应用的蜕变,让中国成为全球石墨烯领域的领先者。诺沃肖洛夫评价说,石墨烯正在慢慢进入高科技应用领域,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强势。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