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
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行业>>行业动态>>内容阅读
​香港城大叶汝全《自然·通讯》:激光诱导石墨烯拓扑缺陷的闪光修复

自2014年发现以来,激光诱导石墨烯(Laser-induced graphene, LIG)技术在柔性石墨烯电子器件制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然而,LIG合成过程中的超快动力学导致其固有的非晶主导结构,进而导致导电性能较差,限制了其用于电子器件的性能。目前,传统方法对图案化石墨烯的拓扑结构缺陷修复存在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教授团队采用快速焦耳热(flash Joule-heating, FJH)技术在原子水平上修复LIG中存在的缺陷,并同时保持其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完整性(F-LIG)。FJH利用高直流电脉冲实现快速电阻加热,相比传统热处理方法,FJH具有加热速度快和局域化的优势。而与用于LIG制备的激光脉冲相比,FJH的加热时间较长,通常为几十毫秒到几秒,有助于LIG内碳原子的重新排列,从而改善其有序性。相关工作以题为“Flash healing of laser-induced graphene”的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F-LIG制备及FJH过程研究


F-LIG是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在LIG两端施加毫秒级高直流电压制备的。电流通过LIG产生瞬时热量,并产生明亮的闪光。由于高效的电能-热能转化,可以通过调节施加电压精确控制FJH过程。结果显示,随着电压升高,闪光强度逐渐增强,相应的加热温度可达到2000 ℃以上。与原始LIG相比,F-LIG的电阻显著降低,且随FJH电压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为了深入研究FJH过程,记录了FJH过程中的瞬时电压(U)和电流(I),并计算了瞬时功率密度(PA)和瞬时能量密度(EA)。在150V和160V的电压下,电流曲线与电压曲线呈相似趋势。当电压增加到170V以上时,电流曲线出现突增过程,表明LIG电阻显著降低。电压为190 V时,瞬时功率密度达到约2100W cm-2,瞬时能量密度达到27.55J cm-2,表明在LIG图案内发生了迅速且显著的能量输入和热量生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