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
科技大田-石墨烯产业专题>>行业>>行业动态>>内容阅读
石墨烯OLED面板在韩开发成功,给国产终端供应链厂商敲响警钟?

南韩新技术空临业界

距ZDNet、韩国先驱报(Korea Herald)报导,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ETRI)跟 Hanwha Techwin 合作,以石墨烯(Graphene)制作厚度不到 5 奈米的透明电极,开发出一款 370× 470mm(相当于 19 吋屏幕)的 OLED 面板,为业界首见。



韩国科学家最近领先业界,这一款采用石墨烯透明电极的 OLED 面板,不但没有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镀膜容易碎裂的缺点,还耐用可挠,未来连衣服也有机会缝上 OLED。


石墨烯是透明且可挠的导电体,以持久耐用、导热导电速度极快著称,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各种应用产品,其中以面板最受瞩目。


ETRI 开发的制程,能够在OLED 玻璃基板镀上正确的石墨烯透明电极数量和形状,未来可据此开发出可挠式的智能装置。


目前在商业中使用的 ITO 透明导电镀膜,相当容易碎裂,若以石墨烯透明电极取代,就能结合软性基板,制作出可挠的超薄面板,直接应用到穿戴型装置甚至衣服上。 ETRI 之后会以塑料基板替换掉玻璃基板。


韩技术领先,或是国内手机涨价不断的外因?


从年初红米、魅蓝旗下已发布的千元机涨价开始,电子行业的缺货现象渐渐从供应链浮现到了消费者眼前,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屏幕、CMOS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缺货笼罩在供应链上方,随之而来的则是智能手机的一片“涨”声。



性价比是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抢占市场的拿手好戏,红米、魅蓝、360等一众千元机的新老玩家在过去几年间把性价比发挥到了极致。


联发科X20、骁龙625等原本剑指中高端市场的手机SoC先后被这些厂商用在了价格不足千元定位低端的千元机上。但今年智能手机的“高配低价”时代或许就要终结了,原因就在于各类核心元器件的缺货涨价。


模切之家媒体部认为,供应链过度依赖国外是国内厂商涨价不断的原因。“缺芯少屏”一直是我国科技行业的痛点。


三星去年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硬是抗过了Note 7的爆炸,并且Q1财报预测中显示营业利益可望达到9.21兆韩元,同比增长38%。此次石墨烯OLED面板在韩开发成功必将为相关终端的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持。


相比于韩企,在不断涨价的压力之下,国产OV、小米、华为等品牌销量下滑严重,第一度同比下滑了百分之23。


国产供应链厂商应该作何举措?


模切之家媒体部认为,当前在国产手机销量不佳的市场前景下,应合理调整生产布局,避免盲目扩大生产带来的大量库存和积货,适当地增加新的生产链,减少单一生产结构面临的风险。


同时,这也给供应链厂商升级和改进工艺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时间,生产量的降低使得生产工艺的升级变得尤为重要,掌握产品品质才能在竞争力越来越大的市场上占据优势。

(模切之家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合作:中国协同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