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谁在炒作,谁在实干?石墨烯概念股2016年年报全分析(下)
时间:2017-04-28
作者:
来源:新材料在线
进入2016年,前几年预期中的石墨烯应用大规模集中爆发的场景并未到来,相反,石墨烯行业进入了“洗牌时代”。2014、2015年凭借着石墨烯概念炒作的一些玩家开始退出,整个行业也在由资本炒作向产业实体逐步转变。近日,又到了上市公司公布2016年年报的日子了,我们梳理了一些主板石墨烯概念股和新三板石墨烯上市公司,希望能从他们的年报中摸清国内石墨烯产业的真实面目。
1
华丽家族(600503)
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报告期指标 2016年年报 2015年年报 本年比上年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804 0.0133 504.51
每股净资产(元) 2.34 2.26 3.37
每股公积金(元) 0.75 0.75 0.23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4586 0.3956 15.93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3975 -100
营业收入(亿元) 9.56 4.3 122.21
净利润(亿元) 1.29 0.21 506.88
净资产收益率(%) 3.4900 0.590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6亿元,同比增加122.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加505.97%,基本每股收益0.0804元。
2016年石墨烯业务:
公司于2015年筹划了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26.65亿元分别用于投资石墨烯项目(收购墨烯控股并对其增资),智能机器人项目(增资南江机器人)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项目(增资南江空天)。该申请已于2015年12月30日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截至本公告日尚未取得相关书面核准文件。
1) 石墨烯项目
为了加速石墨烯全产业链的形成、培育成熟的终端客户群体、为公司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华丽创投于2016年12月以自筹资金先行收购了北京墨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待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相关工商变更手续已于2016年12月完成。墨烯控股主要致力于石墨烯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分别成立了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墨西成立于2012年4月。2013年年末,宁波墨西建设完成年产30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通过化学剥离法生产多层石墨烯微片。2016年1月,宁波墨西完成了“年产500吨石墨烯生产线技术改造及扩建工程项目”。改造后的生产线提高了产品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及产能。同时,产品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产品金属杂质离子等含量更少、批次质量稳定性更高、平均层数从10层降到7层。2016年12月,宁波墨西完成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贯标;同月,宁波墨西通过了国家科技部有关机构验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度,宁波墨西在石墨烯产品应用开发方面新增专利申请12项,新增专利授权5项。
在产品商业化及应用方面,宁波墨西的石墨烯材料产品及其应用如下:
重庆墨希成立于2013年3月。2013年年末建成了以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石墨烯薄膜的生产线,其年产能达100万平米。重庆墨希于2014年及2015年分别建立了重庆市石墨烯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石墨烯柔性显示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6月,重庆墨希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项)开展的石墨烯触控屏(TP)生产线建成投产。2016年8月,重庆墨希启动了第三代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建设。经过近4年的积累,重庆墨希在石墨烯薄膜规模化制备装备和生产工艺方面已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一系列知识产权,2016年重庆墨希新增专利申请68件,新增授权专利51件。
在经营成果方面,重庆墨希先后商品化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触控屏、石墨烯智能手机、石墨烯电子书等系列产品。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商务安全手机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 2016年,“石墨烯柔性智能手机”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奖)、“石墨烯双屏电子书”获中国设计红星奖、“石墨烯单屏电子书”获金点设计奖、“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长方法与规模化制备技术”获2015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授奖)。同年,重庆墨希被确定为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目前重庆墨希石墨烯产品包括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器件和石墨烯终端产品,具体如下:
点评:
1、主业仍为房地产业,石墨烯业务仍处于早期投入阶段,不能带来盈利
报告中披露墨烯控股2016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800.20万元。主要营业收入还是来自于除石墨烯以外的其他业务。
2、石墨烯新材料产业仍处于风险期
公告公布了宁波墨西和重庆墨希两家公司的石墨烯产品研发情况,但是并未提到量产和销售数据,这充分表明石墨烯产业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产业化进程相对较慢,或消费者对石墨烯产品的认可度不高,这种状况很可能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
二维碳素(833608)
财务数据:
二维碳素2016年营业收入为1283.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6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8.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48%;基本每股收益为-0.2元,上年同期-0.33元。
报告期内,2016年二维碳素毛利率为1.93%,较2015年毛利率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由于主营产品技术的成熟、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的技术含量更高产品的推广,使得主营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售价不断提高。
2016年石墨烯业务概述:
1、2015 年、2016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是 945.94 万元、1,283.35 万元,同 期增长 35.67%,表明公司的主营产品销售规模持续提升,主要原因是 2016年随 着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公司在巩固石墨烯触摸屏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石墨烯温控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工作。石墨烯温控产品的上市,拉动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
2、2015年、2016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分别是-2,298.54万元、-2,184.97万元,同期亏损减少了4.94%。营业利润持续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费用支出较大,2015 年、2016年公司发生的研发费用分别是1,129.04万元、1,477.50万元。
3、2015年、2016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325.06万元、 -258.43万元,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出,即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净现金流的 能力较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主要原因是:①公司主营产品盈利能力较弱,持续发生经营亏损;②公司投入大额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维持日常经营管理。
2016 年公司持续发生较大金额亏损,主要是由行业发展现状、下游应用市场 需求等多重因素造成公司主营产品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与销售。2016 年是公司主营产品市场全面布局之年,由石墨烯薄膜的基础研发转变为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并形成销售的关键一步。
在石墨烯触控系列产品市场推广、业务结构完善优化的前提下,公司 2016 年初步打开了石墨烯温控产品应用市场,并同时加大了石墨烯应变传感器的研发。通过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公司 2016 年主营产品的销售规模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
未来期间,随着石墨烯应用市场广度、深度能进一步拓宽,公司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更加成熟,可预期石墨烯应用产品线将逐渐打开,规模化生产与销售逐步实现,盈利状况将会持续改善,与盈利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将会持续向好。
公司研发情况:
2016 年,随着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公司在巩固石墨烯 触摸屏市场的同时,加大了石墨烯温控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工作。目前公司 的研发平台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主要从事基础性、前沿性的技术研发与探索; 第二组是从第一组的研发项目中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业化开发;第三组专注于石墨烯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的研究。2016 年 12 月,公司发布了超柔、超薄的石墨烯高导电复合膜,继续拓展石墨烯应变传感器的应用方向研究。
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期间,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对产品性能将持续 优化,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相应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2017 年公司的经营计划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石墨烯触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加快石墨烯温控产品的市场开发; 3、加快石墨烯应变传感器产品的市场验证。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账面资金余额 3,023.45 万元,能够保证公司 2017 年上述经营计划的实施。
点评:
二维碳素在国内率先开始了石墨烯薄膜宏量制备和应用的产业化进程,并自主设计了石墨烯 CVD 量产设备,开发了石墨烯薄膜宏量制备工艺。一定程度上说,二维碳素作为石墨烯薄膜的领军型企业,公司在产品研发、产品应用、产品设备工艺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国内石墨烯产业的进步。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仍然较弱。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石墨烯薄膜生产技术、相关产品还不够成熟、下游市场定位不精准,打开销路很难、公司仍需大量投入在研发方面以完善产品和技术,这些因素也是所有真正做石墨烯的企业面临的问题。
不过我们看到,二维也在做出努力和改变,比如研发投入方面,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并举,在产品定位方面,深挖石墨烯温控产品。
有句话说的很好,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成用。从石墨烯薄膜到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可能中间还隔着万水千山,革命尚未成功,二维仍需努力!
3
华高墨烯(835672)
财务数据:
华高墨烯2016年营业收入为301.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8.28%;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上年同期-0.14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盈利能力逐步增强,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技术成熟、品 质稳定,赢得客户信赖,合作规模逐步扩大,逐步形成了稳定的长期供货关系。
2015 年度和 2016 年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53,966.21 元和-3,145,019.56 元,主要原因为石墨 烯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销售,无法达到规模效应。考虑到公司未来期间盈利仍存在重大不 确性,若石墨烯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仍未能实现大规模销售,则公司仍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
2016年石墨烯业务概述:
1、资本市场运作;2016 年 1 月,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成为国内第三家以石墨烯产品为主营业 务的挂牌公司。
2、研发创新成果;公司一直注重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共拥有专利 37 项,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石墨烯电加热膜、 石墨烯功能纤维、石墨烯散热硅胶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3、石墨烯应用产品投产;一是组建了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水性、油性石墨烯导电浆料。二是世界首条石 墨烯导静电轮胎于 2016 年 9 月 14 日成功下线并正式投产。
收入构成变动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结构有所变动,其中:物理法石墨烯粉体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物理法石 墨烯粉体性价比较高,市场需求旺盛。报告期内,新增产品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生产线投产,石墨烯导电 浆料对电池性能提升较大,未来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研发情况:
2016 年,公司成立专家技术委员会,新增石墨烯材料及应用产品研发人员 3 人。报告期内,公司共 拥有研发人员 11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27.5%;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 3,076,439.27 元,同比增长 108.72%。 公司在研项目有 10 个,其中,石墨烯导静电轮胎和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项目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为 公司带来稳定经济收益;石墨烯防弹材料、石墨烯防腐涂料以及石墨烯电加热膜技术成熟,进入储备阶段, 时机成熟进入产业化生产,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石墨烯海水淡化膜、石墨烯防静电增润剂等项目目前处 于研发小试阶段。公司将持续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逐步攻破技术难点,为公司带来潜在利益。
点评:
2015 年度和 2016 年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53,966.21 元和-3,145,019.56 元,主要原因为石墨 烯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销售,无法达到规模效应。
从公司收入构成来看,占比最大的是物理法石墨烯收入250.2万,占比83%,其次是油性石墨烯导电浆料收入30.5万,占比10.12%,水性石墨烯导电浆料收入18.54万,占比6.15%。
从报表中来看,除石墨烯粉体及浆料外,华高的石墨烯应用产品尚未有销售。石墨烯防弹材料、石墨烯防腐涂料以及石墨烯电加热膜技术成熟,目前还处于储备阶段,石墨烯海水淡化膜、石墨烯防静电增润剂等项目目前处于研发小试阶段。
4
爱家科技(838385)
财务数据:
爱家科技创建于 2013 年,成立时是一家创意消费类潮品公司,以“创新+时尚+科技”的产品设计理 念,配以行业中领先的材料、技术、工艺,制作出新颖、实用、时尚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6 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 3C 创意数码产品的销售收入和石墨烯产品(公司石墨烯产品主要包 括石墨烯披肩、石墨烯暖宫、石墨烯护具产品、石墨烯智能模组等)的销售收入。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 包括 3C 创意数码产品、石墨烯智能模组和石墨烯+大健康+大数据的智能健康护具系列等。客户类型包括 工厂、电商、电视购物、大客户、礼品公司、服装、护具行业品牌客户等。
2016 年,公司总销售收入为 10,217,935.16 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10,167,321.12 元,主营业务 收入中分产品类别的销售收入中 3C 创意数码产品 7,836,746.59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77.08%), 石墨烯产品 2,330,574.53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22.92%)。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在于 2016 年公司将精力集中在研发石墨烯产品上,同期公司未积极开拓 3C 创意数码产品市场,从而使其销售渠道萎缩,导致其收入较上一年度大幅度下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的石墨烯产品在品牌、市场推广、销售渠道上均处于研发及试运营阶段,石墨烯产品的营销周期较长,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石墨烯产品收入不多。综上,报告期内收入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滑。
2016年石墨烯业务概述:
公司从 2015 年开始投入资金,用于石墨烯应用产品的研发,虽然石墨烯产品应用空间巨大,但是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不 多,且价格相对较贵,公司正在销售的石墨烯披肩、石墨烯暖宫、石墨烯护具产品、石墨烯智能模组主要利用石墨烯产品 的热效应,应用范围较窄,公司加大在石墨烯领域的研发力 度,未来若不能有所突破,可能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石墨烯产品的客户类型还进一步细分为服装企业 TOB 和终端客户 TO C。
TOB 方面的情况如下: 2016 年上半年,公司主攻羽绒服、棉服领域的大量级客户,公司通过和波司登进行战略合作,了解 服装行业规则,公司提出石墨烯+智能化+大数据的智能服饰解决方案。公司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完成 To B 端产品的软硬件定义与产品形态输出等工作。 2016 年 10 月,公司在上海参展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公司产品首次公开进入服装行业视野。从 该展会节点后,公司面向服装企业全面启动产品推广工作。 截至 2016 年 12 月,公司销售战略从服装领域逐步延伸到家纺、汽车后市场、工装、护具等多领域, 并在石墨烯地热膜领域有了突破。公司 To B 端在服装领域的成单客户有波司登、南通牧绒王等。
TOC 方面的情况如下: 2016 年上半年,公司重点针对石墨烯产品的特性做市场调研,并开展用户端和渠道端的调研,最终公司确定产品类型为石墨烯+大健康护具产品系列,具体为女性暖宫产品、护腰护胯产品、理疗马甲产品 系列。产品上市后,公司选取具有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的电商平台如京东等,进行小范围内的测评试销活 动,同时公司在部分媒体做宣传推广活动。经过小范围测评试销后,最终公司确定“一个基础+两个中心”的渠道模式,即以京东、天猫作为基本的展示平台,同时以礼品渠道+电视购物作为两个中心突破渠道。由于 2016 年度公司的石墨烯产品在品牌、市场推广、销售渠道不明朗,导致石墨烯产品收入不多;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将精力集中在推广石墨烯产品上,同期公司未积极开拓 3C 创意数码产品市场,从 而使其销售渠道萎缩,导致其收入较上一年度大幅度下降,但 3C 创意数码产品仍是报告期内的主要销售 产品。
公司研发情况:
爱家科技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包括以下 两个方面:
(1)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石墨烯轻应用产品研发。公司以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基础,将石墨烯智能加热功能切入智能服饰,制定了整套石墨烯智能发热解决方案。公司自主开发并销售系列石墨烯智能产品,如石墨烯智能披肩、石墨烯智能暖宫、护腰 产品等。公司以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电热膜为基础,开发石墨烯电采暖解决方案。
(2)以石墨烯为核心的基础材料研发和制备。公司与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开展合作,研发出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纺织物材料和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电热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纺织物材料通过低电压进行安全加热,材料柔软、可水洗、可弯折。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电热膜在纳米材料加工、膜材料发热稳定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
爱家科技在2016年的石墨烯界可谓是异军突起,以石墨烯+智能服饰的概念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从2016年的财务数据来看, 石墨烯产品营业收入233.0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22.92%),而2015年石墨烯产品营业收入是375万元,下降了近37.85%。
石墨烯智能服饰作为“新生事物”想要撼动传统的服饰市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爱家主打的产品都是具备健康、保健等功能的产品,价格自然不会太低,普通民众对于石墨烯这种高科技的认知度还不高,对于功能自然有疑虑,想要打开市场、实现盈利很难。
5
中国宝安(000009)
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644,950.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5%;营业成本444,568.96万元, 比上年同期上升37.30%;销售费用61,280.91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70%;管理费用74,484.31万元,比上 年同期上升42.62%;财务费用36,666.31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338.39万,比上年同期下降68.90%,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年同期将所持有的宝安地产(现更名“东旭蓝 天”)15%股权对外转让获得较大投资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宝安集团战略转型以来高新材料产业连续三年增长超过40%,且所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4年的34.34%上升到2016年的45.60%;资本经营方面,在沪深、香港及新三板市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中国宝安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的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作为中国宝安集团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9.24亿元,实现利润总数4.11亿元。贝特瑞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产业龙头,是中国宝安旗下最具成长性的资产板块,2016年贝特瑞在维持原有常规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向动力电池供应商转变,与国内大型动力电池厂商CATL、力神、沃特玛、国能、中航锂电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完成营收21.36亿元,同比增长42.28%,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另外天津硝酸铁锂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建成并达产,年产能一万吨,在高端产品硅基负极材料上,成功导入国外大客户,并实现批量供货。
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作为集团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精心培育,并受益于国家对新材料、新能源汽 车、军工等产业政策的支持,整体上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产业链优势、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
报告期内,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40.32%;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同比增长19.65%。本集团控股的新三板企业贝特瑞公司抓住动力电池材料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 维持原有常规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向动力电池供应商转变,取得良好的成效,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1.36亿元,同比增长42.28%;实现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47.12%。
2016年度,贝特瑞公司正极材料 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正极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上,同比增长300%,从第四季度起,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 地位,行业地位迅速提升,并完成了大客户布局,已与CATL、力神、沃特玛、国能、中航锂电、万向、中 天、鹏辉等国内大型动力电池厂商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另外,天津磷酸铁锂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建成并达产, 年产能1万吨。
在高端产品硅基负极材料上,成功导入国外大客户,实现批量供货,抢占市场先机,成为 贝特瑞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对外项目合作方面,贝特瑞公司与惠科公司、星聚公司、SHT公司、上大瑞沪 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深圳市深瑞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实现石墨烯导热材料项目的产业化;另外,贝 特瑞公司抓住行业高速增长机遇,与金坛华罗庚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将在常州市金坛华罗庚科技产业园内投资建设“贝特瑞高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
2016年9月,贝特瑞成功取得坪 山总部用地,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中。在产品研发方面,贝特瑞与国际客户持续合作研发二代氧化亚硅, 氧化亚硅负极首效取得突破,获得国际客户认可;硅碳第三代通过新一代包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 有低膨胀、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等优异性能;通过纳米化技术、球形化技术等新技术开发的新型球形 磷酸铁锂产品,性能优异,具备产业化条件优势;与国际客户合作开发的高压实、长循环镍钴铝(NCA) 产品性能改善显著,获得客户认可;镍钴锰三元(NCM)的开发也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在向客户送样评价 中。贝特瑞公司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由贝特瑞公司和标准研制单位合作制定用于测试纳米负 极材料的ICP-OES测试方法已经参加两次国际会议,顺利通过了预立项和立项阶段。另外,贝特瑞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和标准研制单位共同制定的Boehm滴定法测试石墨烯含氧官能团测试,已 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并顺利通过预立项阶段。
本集团控股的哈尔滨万鑫石墨谷公司自成立以来,受到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获得多项政府 资金支持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被评选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企业”。报告期内,完成石墨烯复 合导电浆料生产项目、石墨烯产品孵化研发中心项目工程的主体封顶;完成导电液产线扩建,产能由原来 的1000吨提升至5000吨;完成水系石墨烯导电液和高固含量石墨烯导电液的开发。对外合作方面,万鑫石 墨谷公司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就“特种防火材料项目”达成合作协议;“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获得国 家工信部批复成立,由万鑫石墨谷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组建了“北大-宝安烯碳实验室”和“黑龙江省 石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17年发展规划:
在锂电负极材料领先优势的战略地位,借助品牌与技术实力,快速扩大正极、新型负极材料的市场占有率, 并布局其它锂电功能材料。重点开发行业优质客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端客户,加大硅系负极材 料(Si-C、SiO-C)、软碳、钛酸锂(LTO)等新型负极材料以及镍钴铝(NCA)、镍钴锰三元(NCM)、磷 酸铁锂(LFP)等正极材料的开发及商品化力度,做好技术储备。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加快种子业务的 量产与市场推广,快速抢占制高点,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建设常州产业基地,与产业优 势地区和企业合作,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布局,构建产业和成本竞争优势,快速占领新能源材料市场,实现跨越式销售增长。
万鑫石墨谷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加大客户市场推广进度,以大客户效应带动市场,提升市场 占有率;开发出具有更优良电池性能的新型导电液产品2-3种,通过客户测评和认可;开发出除锂电池导 电液以外的新产品及量产技术,扩宽公司的市场领域和石墨烯及碳管材料的应用方向;完成公司研究院和 产业园区建设。
点评:
宝安集团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板块成长很快,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所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4年的34.34%上升到2016年的45.60%,接近一半。贝特瑞已成为锂电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
宝安集团石墨烯相关的布局,主要是在黑龙江成立的万鑫石墨谷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石墨烯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电液,目前生产线刚投产,还未看到销售数据和收入盈利等。
6
杭州电缆(603618)
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9,389,248.08元,同比增长10.12%;净利润144,860,535.05元,同比增长1.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5,972,858.75元,同比增长0.74%。
2016年石墨烯业务概述:
新材料电缆领域,公司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资成立“浙江杭电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石墨烯在电缆性能提升方面的研发。
浙江杭电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电石墨烯公司”)系由公司与新南创新有限公 司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董事会是杭电石墨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设 5 名董事,其 中 3 名由公司委派。根据合资合同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重大决策需经全体或者出席董事会议 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表决通过,公司无法单独对杭电石墨烯公司实施控制,故将其作为合营企业。
后记:
在此文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标签是石墨烯概念股的股票,其实和石墨烯没有太大关系,在其年报中,可能只是提到了“石墨烯”这三个字,但是并没有任何和石墨烯切实相关的业务或产品,这些股票都有哪些呢?
公司
主营业务
备注
中国动力
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 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业务板块,为多维度的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专用设备等动力业务 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方大炭素
主要从事石墨及炭素制品、铁矿粉的生产与销售。
珈伟股份
光伏产业链相关业
控股子公司国创珈伟,还未有石墨烯产品
中泰化学
聚氯乙烯树脂(PVC)、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纱线四大主营产品及热电、电 石、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
控股厦门凯纳,后者已在新三板上市
维科精华
高档家纺产品、纱线、针织服装、面料
金路集团
氯碱化工企业,主导产品为 PVC 树脂和烧碱
持有德阳烯碳13.3%股份
中天科技
光通信、电力传输、新能源、海缆
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研发及生产建设项目正在建设
佛塑科技
先进高分子功能薄膜的生产与销售、物流服务业务、房地产业务。
进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联合工程技术中心工作,开展石墨烯先进材料在锂离子动力电池 和功能薄膜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技术研究
康得新
事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预涂材料、光电材料
柔性石墨烯传感器 预计将于 2017 年底或 2018 年实现量产
西藏城投
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属于房地产行业
子公司北方国能从事碳纳米管、石墨烯材料。已有石墨烯吨及生产线
道氏技术
持有昊鑫新能源55%股权
格林美
电池材料、电子废弃物